東門市場.羅媽媽米粉湯
老饕力薦近半世紀的客家美味
龍潭出生的羅媽媽─羅游粉妹婚後原本和先生住在新竹關西,民國64年,羅媽媽來臺北市找工作,順便探訪在東門市場開藥房的哥哥,當時正好藥房對門老榮民委託哥哥出售房子,加上弟弟也在羅斯福路經營藥行,於是羅媽媽就毫不考慮出資買下,而這個因緣際會也讓姓名中有一個「粉」字的羅媽媽,與米粉湯結下了近半世紀的不解之緣。
「本來只是想謀一份頭路,沒想到竟然作起生意,而且是賣自己外行的米粉湯,真的是想都沒想到!」羅媽媽笑著說;於是個性不服輸的她,不斷研究煮米粉湯和各種豬雜小菜的撇步,羅媽媽表示:「別看賣米粉湯只是一門小生意,但學問可是很大呢!」像是豬心煮太久會過硬咬不動,下鍋時間不夠又煮不熟容易殘留餘血,都會被消費者嫌。還好很多客人都變成她最好的「老師」,經常會給她很多的提點,像是用熬豬大骨的湯煮米粉、煮豬腸、生腸和肝連的方法,都是老主顧給她的建議。
但是,個性耿直的羅媽媽認為,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」,作生意不能只顧撇步,商譽更是重要。所以40餘年來,「羅媽媽米粉湯」店裡全部都是嚴選優質、衛生、乾淨、新鮮的在地食材,絕不為了節省成本而使用來路不明的便宜貨,以每天用量很大的米粉來說,都是當天清晨6、7點從內湖食品廠直送而來,而且供應米粉的廠商都經過衛生局檢驗安全無虞,不僅如此,羅媽媽還經常提醒業者,一定要憑良心、講信用,生意才能長長久久。
至於無法自製,必須向廠商購買的現成醬料,羅媽媽也都買價位最高的,以「羅媽媽米粉湯」店裡的醬油膏和辣椒醬為例,每瓶都是從200元、300元起跳的知名品牌,有些比較謹慎的客人問起這些醬料是否自製的,羅媽媽都會誠實以對,甚至主動勸客人盡量少添加一些,真的是佛心來的。
「客家口味」是「新竹客家妹」羅媽媽的米粉湯最與眾不同的特色,而「香料」則是其有別於坊間業者的秘訣,羅媽媽表示:「她都是用本土黑豬肉油炸的蒜頭來熬煮米粉湯,別看一顆小小的蒜頭,卻充份發揮了小兵立大功的效果。」除了客家味米粉湯超讚之外,羅媽媽的各種豬雜小菜也是超棒,尤其嘴邊肉、生腸、肝連,客人們更是百吃不厭,還有客人品嚐之後,開心的拉著羅媽媽合影留念,並且比出大姆指喊「讚」。也因此,不僅國內平面和電視媒體多次以大篇幅採訪報導羅媽媽米粉湯,更是國內唯一躍登美國、日本等外國媒體世界新聞版面的米粉湯店,同時還一舉勇奪2015臺北傳統市場節天下第一攤米食類金牌獎殊榮。對於國內外的高度肯定,高齡85歲的羅媽媽當然很欣慰,但她更希望大家在誇讚她的同時,也能提供她一些建議,因為她深信有批評才會有改進,也才會持續不斷的進步。
不僅美味可口,羅媽媽店裡各品項的價格更是十分親民,堪稱是「銅板美食」,像是「俗擱大碗」的米粉湯一碗才賣20元,搭配一份豬肺和油豆腐,總共6個10銅板就可以搞定一頓午餐,最貴的大腸頭、小腸、豬心、豬小肚、白管和生腸等小菜,每份也不過50元。「羅媽媽米粉湯」的米粉湯價格已經長達25年未曾調整,當時豬肉價格1斤不過60餘元,現在每斤已經高達140元,但是米粉湯的價位依舊原地踏步,沒有水漲船高」,羅媽媽表示:「現在年輕人賺錢不容易,我少賺一點沒有闗係,只要大家開心就好了。」難怪很多客人6點半就坐在店門口等著羅媽媽開門作生意,甚至有移民國外的老客人每次回臺灣一下飛機,第1件事就是衝到羅媽媽店裡重溫「羅媽媽米粉湯」的美味,返回僑居地之前,也不忘再吃一碗米粉湯、切幾盤小菜,作為回國最美好的回憶。
對於自家員工,羅媽媽也很宅心仁厚,為了讓減輕工作負擔、方便大家請假或休息,小小一間店請了9位員工,當然此舉也深深感動了員工,很多老員工一待就是20、30年,大家就像是自家人一般,齊心協力為著共同的目標而打拚。
東門市場.羅媽媽米粉湯
地址: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2段87之1號(東門市場新館17、18號攤)
電話:2351-3352
營業:06:30~15:30(週一休)